1、人在发生情绪变化时,相应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比如:发怒时:呼吸紧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多;哭泣时:眼部肌肉会发生收缩;悲哀时:眼和嘴角下垂;困窘或羞愧时:面红耳赤。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等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为神经症、精神病等心理疾病。

3、我们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1、保持良好的心境;2、疏泄情绪;3、提高修养境界;4、微笑着面对生活;5、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6、善于忘记;7、别太在乎别人的评价;8、顺应情绪的自然发展规律;9、采用放松方式。

5、身体/锻炼方面的活动,比如健身、打球、舞蹈、深层放松,做按摩。想象着坏情绪像球一样被打出去,或者随着汗水挥洒出去,会给人一种痛快的感觉。

7、通过记日记来理清思绪。一个必然规律是,写在纸上的越多,积压在心里的越少,并且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人可以自己对过去发生的事总结经验,并更加客观地对待。有时候在辅导过程中,心理学家还会让当事人总结出一些警局和座右铭,在关键的时候能够自我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