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勉载艮婺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这是庄子散文最主要的特点。
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
“寓言”即出自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无论是离奇故事,无论是素不相及的历史人物海阔天空的对话,都属于“寓言”之列。
“重言”即重复——也就是援引或摘录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
“卮言”即那些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
扩展资料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