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孩子自主意识到自己这种习惯的错误。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难办到的一点,一方面孩子这时候心智并不太成熟,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性格,可能在他心里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时候就需要父母耐心一点,甚至狡猾一点,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如果孩子很懒,认为什么都应该父母帮忙,那就尝试让他脱离父母一次,但要悄悄守住他,注意他的安全,直到他认识到自己错了才出现。

3、 当孩子答应纠正自己的坏习惯时,父母要从旁监督。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决心的不稳定和执行能力的缺乏。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他们很难坚持到纠正习惯,很可能是坚持一会儿就放弃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的坏习惯越发恶劣,再也不想改变,这样反复一两次,父母也觉得累,索性想想这也不是什么多大的坏习惯,于是也放弃了对孩子的管教。

5、 重塑孩子纠正方面的习惯。这是基于孩子已经改正了坏习惯的基础。如果孩子的坏习惯成功改正,要及时树立新的正确的好习惯。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新习惯的塑造需要较长时间,但根据西方心理学的说法,一个行为坚持20天就会成为自然,坚持60天就会是一个新的习惯,比如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