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问我们看到的群庖阱步蚕茧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有的蚕吐丝却是五颜六色,这是怎么回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是不是需要知道蚕宝宝是怎么吐丝结茧然后变成一件丝织品的过程呢?
其实过程是这样的~
就自然条件下来说,蚕作为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很脆弱。在蚕蛹阶段,它的生命最脆弱,它会停止取食,丧失行动能力,很容易受到天敌的伤害。蚕进化出吐丝结茧的行为,将自身包裹在致密的茧壳当中。这样既可以躲避天敌,保护自己,又可以放心地在蚕茧里变成蚕蛹,并让蚕蛹体内的器官转变成蚕蛾的形态,最终羽化成蚕蛾。
总之,吐丝能够排毒,结茧能够保护蚕蛹,吐丝结茧是蚕适应环境获得生存的本能。一只蚕要花费将近3天的时间,连续吐出1000多米的长丝,才能结成一个蚕茧。
蚕丝吐出来就是彩色的吗?
我们生产用的蚕茧颜色一般为白色茧。但家蚕所吐的茧丝颜色其实不只是有白色,还有许多色彩丰富的彩色茧,如金黄、红色、锈色、绿色等等。好比人的肤色有黄、白、黑、棕等颜色。
中国开始使用机械缫丝是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上海建立首个以蒸汽为动力的近代缫丝厂—怡和洋行纺丝局。在此之前,人们都是通过手工和操作缫丝车来完成这个耗时耗力的工序。宋代缫丝技术发展较快,脚踏式是从手摇式发展而来的革新成果,从此缫丝者可以腾出双手来进行工作,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同时,人们对缫丝时所用水质更加重视,将缫出的蚕丝随即用火烘干,这样做可以方便后道工序执行以及保持丝色鲜洁。
做成一件丝织品的最后工序
缫丝完成后基本上就可以开始织造丝绸了,根据需求和织造目的不同,还需要确定生丝是否需要再进行加工处理。将生丝作为经丝、纬丝,交织制成丝织品的过程,是织造的基本方式。根据织物组织、经纬线组合、加工工艺和绸面表现形状的不同,丝绸又分为不同的名字。
丝绸最大的美丽就在于它的纹路和花色,前者依靠纺织技艺来达成,后者则需要进行染色。
随着颜料、染料以及染色工艺技术的发展,纺织品色彩的专用名词也相应增加:如缙、绛就是人们按照颜色差别,为一些红色系丝织品起的名字,其他很多不同颜色的丝织品也有自己的专属名称。
一件精美的丝织品诞生不易,要经过繁复的工序才能完成,所以它的价格也非常高昂,成为世界各国无比青睐的奢侈品。